舍夫沙万_北非旷野 一抹蓝城 |
“蓝”是一种神奇的颜色,几乎没有人会反感它,而当蓝色遇见建筑,迸发的“火花”更是夺目,不同的地域、国家、民族与文化,孕育出了世界三大“蓝城”。
![]()
欧洲--希腊--圣托里尼,世人皆知的蓝色岛镇,无数少男少女憧憬的蜜月圣地,那里的蓝,与白色调和交融,与爱琴海交相呼应,与希腊古老文明的悠远沉淀相依相扶。
![]()
亚洲--印度--焦特布尔,沙漠边缘的蓝色绿洲,那里的蓝,与黄沙赤土抗衡,在旷野苍茫中挺立,诉说着来自人类坚强生命力中的骄傲。
![]()
而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座蓝城,蓝的纯粹,蓝的梦幻,蓝的宛如童话,这就是非洲--摩洛哥的蓝色之城--舍夫沙万!
![]() ![]()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坐落于非洲北部的神秘的伊斯兰国度,拥有着独特的浪漫和神秘,而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舍夫沙万,绝对能称得上这个国家的“仙葩”。 ![]()
舍夫沙万始建于1471年,16 世纪时的舍夫沙万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但不到100年就被摩洛哥打败,成为摩洛哥北部版图的一部分,那时的舍夫沙万还不是蓝色的,此地只作为普通的阿拉伯防御工事,用来抵挡不断南下扩张的葡萄牙侵略者。
![]()
在15世纪末,西班牙人在收复失地运动中将占领南部安达卢西亚长达几个世纪的异教徒赶回了北非。这其中除了柏柏尔人之外,还有一部分犹太人。当时这些犹太人就来到了舍夫沙万聚居。
![]() 到了20世纪30年代,更多的犹太人由于受到希特勒的迫害而逃到了这里避难。这些漂泊的犹太人将房子涂成了蓝色以表达对民族、宗教的信仰和皈依。蓝色是犹太教的颜色,代表天空,也就是天堂的所在,现在以色列的国旗就是蓝色的。 ![]() 直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这里犹太人回归了祖地,而一直和平相处的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决定保留这种美丽的蓝色。一直到现在,当地人觉得把房子刷成靓丽的蓝色是对客人的欢迎。这种蓝色的涂料经过日晒雨淋或者踩踏是会淡化磨损的,因此当地人会定期的粉刷维护。 ![]() 关于蓝色的另一种说法是其有助于驱赶蚊子,这里确实几乎没有蚊子,不过这其实应该与它的海拔高度有关,不然古往今来有那么多蚊虫肆虐的城镇,但粉刷成蓝色的似乎少之又少。 ![]()
漫步于大街小巷、仿佛穿越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每个角落都是天空与海洋的颜色。这里的蓝不仅仅局限于一种饱和度和纯度,各种色调的蓝与天空的蓝交相辉映,让你置身于蓝色的海洋。
![]() 虽然蓝色是冷色调,但是这里的蓝并未有给你一种忧郁和深邃,反而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去慢慢感受山里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 ![]() 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随意找个店去点一壶摩洛哥薄荷茶,吹着山风,晒着太阳,伴着节奏,听着音乐,也许生活就该这样。 ![]() 走进麦地那(舍夫沙万老城区)可以感受到更加诱惑动人的蓝,巷子的两旁从浅蓝粉蓝水蓝到湛蓝深蓝还有蒂芙尼蓝,深深浅浅幽幽柔柔沁人心脾,完全没有足够的词汇去形容描述。 ![]() 很多房子的小门也都别有心裁用不同于墙体颜色的蓝去搭配,很有艺术感。由于小城依山而建,麦地那的小巷子除了曲折无章还有不少的坡度落差,于是不少当地人干脆将上下通道过往的台阶一并刷成了蓝色,走在上面十分的清新宜人。 ![]() 除了如蓝色的海洋一般,麦地那给人的感觉是干净清幽,到处都种有小花或者盆栽作点缀。 ![]() 主干道两旁是色彩缤纷的地毯丝绸陶瓷等工艺品,由蓝的墙壁衬托,带来视觉的冲击。 ![]() 黄昏时分爬上山顶能看到整个城市从满目的蓝色渐渐变成温暖的色调,最后沉于夜晚的笼罩中。 ![]()
关于蓝色,这里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蓝色能够让人感到宁静而放松,对生活苦闷或者患有抑郁症的人有很大的帮助。这也许是对的,毕竟这个小镇上生活的人,都不慌不忙且礼貌而友善。
![]()
但是也有人调侃,一个还因大麻丰富而出名的城市,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抗抑郁吗?这不是夸张,舍夫沙万流通着全世界约15%的大麻。在这个大麻合法的国度里,走在街上,总能看到地摊上在摆卖,时不时还有人直接走到你跟前询问要不要买点儿大麻?最好是直接拒绝喔!
![]() 说起慵懒,可能没有哪种生物能比猫,更适合诠释这两个字,而舍夫沙万也是猫的天堂,它们或是招摇过市,或是酣然入睡,或是懒洋洋的蜷缩在一角,慵懒的睥睨着来往的行人。 ![]() 猫不仅捕吃鼠、毒蛇等有害物,还爱干净,因此穆罕默德称猫是洁净之物,是人类的好伙伴,这使得猫在伊斯兰教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 但这里的人们一般不把猫圈养在家里,而是任由他们到处大行其道,这和在印度满大街都看到神牛差不多。 ![]()
小镇虽然都是蓝色的建筑物,但是生活在这里柏柏尔人,天生对色彩无法抗拒。
![]() 在舍夫沙万街头你也会看到贩卖颜料的摊位,阳台迎风飘扬的彩色布衫,还有小贩们兜售的各种富有当地特色的服饰、手工饰品,装饰品。因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交融,而更显北非独特的风格。 ![]() 柏柏尔人的穿着也是一道独特的异域风情。当地人喜欢穿着长袍,其中有一种是带有尖顶帽子的长褂。老人们都是一副甘道夫的扮相,恍如钻进了魔戒中,在本已是神奇的小城中更显神奇。 ![]()
不经意间一个身穿长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就会拄着拐杖出现在你的视野,就仿佛是童话中走出的人物。在满眼艳丽的蓝色之间,深深觉得他们每一个都像来自久远的天方夜谭。
![]()
然而,摩洛哥当地人对拍照非常忌讳,居住在舍夫沙万的柏柏尔人是对被拍照最为敏感的一群人,他们认为这会给他们带来不幸。所以在举起相机之前,请礼貌地先征得对方的同意,一般年轻人和小商贩们(主要是为了卖你东西),还是不少愿意接受的。
![]() ![]() 塔吉锅 塔吉tajine,一种古老的美味,以烹饪的陶锅得名,发源自北非柏柏尔人日常饮食,早在9世纪的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就有记载,如今则堪称是摩洛哥的国菜。 ![]() 在舍夫沙万能够吃到和摩洛哥其他地方不同的塔吉锅,不再是鸡肉牛肉,土豆胡萝卜,这里公认最有特色塔吉锅是Restaurant Beldi Bab Ssour,因为他有其它地方没有的海鲜塔吉:鱿鱼塔吉、银鱼塔吉。 ![]() cous-cous cous-cous 是北非摩洛哥、突尼斯一带以及意大利南部撒丁岛,西西里岛等地的一种特产,它是用杜兰小麦制成的外形有点儿类似小米的食物,很多地方就把他叫做阿拉伯小米,其实他还是小麦作的,简单的煮熟之后可以与几乎任何肉类、蔬菜搭配。 ![]()
最佳季节:春季最佳 交通方式:摩洛哥本地交通并不是非常发达,道路情况也不是非常理想。从卡萨布兰卡到舍夫沙万需要6小时的车程,而且每天只有一个车次走这个线路。如果从菲斯出发,则需要4个小时,每天有4班车可以选择。 当地语言: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注意事项:摩洛哥贫困人口较多,失业率较高,偷盗活动时有发生。因此,外出、购物要提高警惕,防止被偷盗。如发生意外,应及时报警。此外,摩洛哥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 推荐理由:闲逛在蓝色的小镇里,所有的一切,都拥有着温柔且自由的气息。在路边,点上一杯摩洛哥特有的薄荷茶,看玩耍的孩童、闲坐的老人、懒散的猫、来往的行人,一种沉浸于生活之中的享受感油然而生。在散发着摩洛哥薄荷茶香味的小城里,感受向晚温柔的清风从耳边吹过,似在呢喃,似在挽留。 |